在材料面临的各种腐蚀威胁中,大气腐蚀是一种极为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类型。它就像一个悄无声息的 “慢性杀手”,长期潜伏在金属材料周围,一点点侵蚀着材料的性能与寿命。今天,我们就来剖析大气腐蚀的奥秘与危害。
大气腐蚀,是指构件如金属材料与制品及建筑物、文物等暴露在大气环境下,受到大气中的氧气、水分、污染物(如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盐分等)共同作用而发生的腐蚀现象。
秦始皇兵马俑作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,然而,它们出土后面临着大气腐蚀相关的严峻挑战。兵马俑在地下尘封千年,环境相对稳定。但出土后,外界复杂的大气环境成为了它们的 “大敌”。由于空气污染,短短 24 小时后,兵马俑表面就已满布炭微粒,原本色彩鲜艳的陶俑变得灰黑,失去了往日的光泽。
空气中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污染物,会与兵马俑表面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。这些污染物不仅破坏了兵马俑的外观,更可怕的是,它们可能逐渐渗透到文物内部,对其结构造成损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可能导致兵马俑的强度降低,部分脆弱部位甚至出现剥落、坍塌,严重影响这一珍贵历史文物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。这些变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,而是在大气污染物的长期侵蚀下,逐渐积累恶化。
从秦始皇兵马俑的遭遇可以看出,大气腐蚀的危害广泛且深远,不仅作用于许多设施,对于珍贵的历史文物同样有着巨大的破坏力。它不仅降低了各类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保存寿命,更在关键时刻可能让人类文明的瑰宝遭受难以挽回的损失,破坏文化传承。
在日常生活中,大气腐蚀的例子也屡见不鲜。在这个过程中,湿度起着关键作用。当大气湿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,构件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液膜,这层液膜就像一个 “化学反应池”,溶解了氧气、二氧化碳等气体,构成了电解质溶液,从而为电化学腐蚀创造了条件,加速了构件的腐蚀进程。比如生活在海边的居民,家中的金属门窗常常会出现生锈的情况。海边空气湿度大,且含有大量盐分,金属门窗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,就会逐渐被腐蚀。一开始可能只是出现一些锈斑,随着时间推移,锈迹会不断扩大,甚至导致门窗开合困难,影响正常使用。还有城市里的路灯,由于长期经受风吹雨打,加上空气中的污染物,表面的涂层逐渐脱落,金属部分开始生锈腐蚀,如果不及时维护,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导致路灯结构不稳定,存在安全隐患。
大气腐蚀的危害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对我们的影响不容小觑,充分认识大气腐蚀是解决问题的核心。正所谓 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,只有深入了解大气中各类成分怎样共同作用引发腐蚀,掌握腐蚀发展的规律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,才可能保证现代设施在安全的环境中稳定运行,珍贵的历史文物也可能完好保存。未来,我们的生活将因这份共同努力,更加安全、和谐与美好。
编辑:小黄
发稿:协会秘书处
邮箱:gdaa2016@163.com